翻页   夜间
乐阅读 > 帝国吃相 > 第435章 郁闷的李斯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乐阅读] https://www.leduxs.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而这一次,因为焚书是李斯在朝议之上提出来的,而且秦始皇没有当场通过,这就导致焚书令没有发出来但焚书的消息提前散播,因此才有了昨日百家门徒聚集咸阳宫外示威游行。

    但这件事必须要化解掉,因此今日他上朝的目的就是看看能不能尽快把昨天提出的分化之策慢慢开始推行,办学校的事情可能不是短时间就能完成的,但修史和编书随时都可以开始,只要找几间房子,挂上招牌就可以开始征召百家方士中的名士,一旦这些名士都有了饭碗不闹事了,下面的那些百家门徒失去了首领,必然也就会慢慢消停下去。

    朝议大殿之外的广场上,陆续而来的文武公卿都穿戴整齐的从一辆辆马车上下来,有许多人手中还捏着早上开卖的大秦都市报,有些人还一边走一边讨论,看见陈旭到来,许多人都立刻笑容满面的打招呼。

    “多谢清河侯昨日仗义执言!”一群大夫和博士都围过来拱手作揖。

    “勿用多礼!”陈旭一路拱手还礼。

    踏进朝议大殿,三省六部的官员基本上都已经到期了。

    李斯和冯去疾一左一右坐在两侧的首位,蒙毅一如既往的坐在冯去疾的旁边,看见陈旭进来,许多文武官员都站起来拱手行礼问好,明显昨日陈旭反驳李斯的举动,收获了不少官员的好感。

    陈旭一边拱手,大步走到自己专属的大椅前面坐下,然后眼观鼻鼻观心的开始思虑今天该怎么开口。

    卯时一刻,朝堂之上官员已经全部到齐,很快后殿传来宫人的呼声,然后就看到秦始皇和平常一样龙行虎步的走出来。

    “恭迎陛下~”满朝文武都一起躬身行礼。

    “免礼,诸位爱卿请坐~”秦始皇大袖一摆坐下。

    而稀里哗啦一阵椅子碰撞挪动的声音之后,满朝文武坐下,但却一个个都默不作声,大部分人的眼神都落在李斯和陈旭身上。

    秦始皇也把眼神移到李斯和陈旭身上。

    李斯脸色平静没有任何表示和动作,明显不想第一个站出来参奏,陈旭微微想了一下站了起来。

    “陛下,臣有奏!”

    “清河侯请讲!”秦始皇微微点头。

    “臣除开管理科学院和城外的工厂之外,还是工部左中候,有负责改良工具,监管全国工匠等职,如今滞留咸阳的百家门徒太多,其中有许多精通机关数学者,因此臣提请陛下筹建工学院,征召能人异士和爱好此类的术士,以此培养大批修桥筑路、造船冶炼,打造工具的大匠,到时候委以匠吏之职分派到我大秦下属的各郡各县进行指导生产。”

    “陛下,清河侯此策是利国利民之举,臣以为要尽快筹备!”工部令宰?第一个站了出来。

    “臣等附议!”宰?之后一大群工部的官员以及许多大夫、博士都呼呼啦啦站起来顶贴,就连内史令齐宕都在其中。

    “嗯,清河侯此策的确是良策,假以时日必为我大秦培养诸多能工巧匠,朕准了!”秦始皇捻须点头。

    “谢陛下!”陈旭躬身行礼,然后再次开口:“陛下,臣还有奏!”

    “请讲!”

    “臣再提请陛下筹建撰史馆,征召大量名士编撰上古至今的史集,以此为华夏正本清源,不至于因为史料混乱而导致民间争执不休!”

    “此策也是良策,朕准了!”

    “陛下,臣再提请陛下筹建书局,征召大量名士整理流传民间流传的古籍,包括诗书经义、先贤诸子、农耕地理,天文历法,法律条令等一切内容,最后汇编成一部囊括上至远古,下至当今的百科大典,以此让后世子孙能够了解我华夏传承万载的辉煌,同时也能知道陛下囊括天下之博大胸怀,也必然赞扬陛下开创的伟大帝王之道!”

    秦始皇眼神猛然一亮,然后快速点头说:“不错,清河侯此策和朕想的一样,照准!”

    “谢陛下!”陈旭行礼之后坐下。

    秦始皇的眼神扫过整个大殿,满朝文武依旧沉默,似乎没有人愿意站起来上奏,秦始皇眉头微微皱了一下说:“清河侯提请的三策,都与我大秦民生息息相关,同时也可以安抚百家方士,朕很高兴,不过既然以前有了卫生院,现在又有了工学院,朕就再组建一个农学院,汇聚天下农学名家,负责编撰农书,改良农具,培养大量精通耕作畜牧养殖的人士,到时候委以农吏派遣到全国郡县指导耕作种植!”

    “陛下圣明,一旦农学院筹备完成,数年之后有了大量精通耕种养殖的农吏,我大秦粮食增产数倍也定然是水到渠成之事!”户部令高腾第一个站起来。

    “陛下高瞻远瞩,我等赞同!”大殿之上所有人都一起站起来拍马屁。

    秦始皇心情大畅,笑着说:“筹建工学院之事交由工部,筹建农学院之事交由户部,筹建撰史馆和书局之事交由……嗯,暂时交由清河侯吧,刚好还有一个报馆,清河侯方便一起管理,这些事繁纷无比,但也不急于一时,就请清河侯多多操心!”

    “臣遵旨!”陈旭一口答应下来。

    掌控报社,就是掌控舆论喉舌,再掌控撰史馆和书局的一大票百家名士,基本上就把天下的知识分子都囊括在自己手中,这是一股非常巨大的力量,以后再做改革之时,这些人就会替自己摇旗呐喊,如果有人攻击自己,这些人就会在报纸上将对手喷的体无完肤,如果是杠精,直接就会被唾沫星子淹死,连在报纸上抬杠的机会都不会有。

    “工学院、农学院、书局、撰史馆必须加紧筹备,馆舍由内史府负责择地修建,其他事项由右相和六部协调处置,筹备完成之后报奏中书省……”

    “喏~”秦始皇一如既往的雷厉风行,办事毫不拖泥带水,吩咐完毕之后三省六部的官员都站起来领命。

    “陛下,工学院和农学院可以仿照卫生院设置,而且还有诸多学堂学馆可以借鉴,但撰史馆和书局前无古例,臣还请陛下指点该如何设置!”内史令齐宕行礼说。

    “唔,此事齐内史应当请教清河侯!”秦始皇想了一下说。

    “陛下,史馆和书局不易设置在闹市区,而且人数太多不易管理,最好是在城外,如果兴建馆舍花费必然不小,臣上次去城西游玩,看见渭河上游七八里外一片树林之中有一座废弃的大宅,臣觉得任凭废弃颇为可惜,臣建议将其修缮之后暂时作为撰史馆和书局的办公场所,然后慢慢再在附近征地修建附属馆舍……”

    陈旭说完之后整个朝堂一阵寂静。

    坐在龙椅上的秦始皇本来笑容满面,但突然之间脸色也变的阴沉无比,双手情不自禁的死死抓住龙椅的扶手。

    而坐在位置上的蒙毅忍不住脸皮抽抽了几下,沉默了半分钟之后站起来说:“陛下,清河侯来咸阳不久,不知道那是??钡谋鹪海?骨氡菹挛鹨?肿铮 

    ??敝?戮褪乔厥蓟市闹幸桓?尾坏舻拇蹋???浼A私???辏?疵幌氲轿抟庵性俅伪怀滦裉崃顺隼础

    但毕竟这件事以及过去的太久了,无论是朝堂还是民间,都已经逐渐淡忘出了谈论的话题和对象。

    而且有蒙毅带头,方才一帮在大殿外感谢陈旭的大夫和博士呼呼啦啦站起来十多个,一起躬身行礼说:“陛下,??币丫?宦荆?耸略缫蜒滔?粕ⅲ??仪搴雍钜彩呛靡猓?潜鹪赫嫉厥?倌叮?掀?娜房上В??椅恢靡郎搅偎?肪城逵模??屎献鲅?剩?嫉惹氡菹掠ψ迹 

    “请陛下应准!”内史府和工部的一群官员也都站起来。

    ??钡哪嵌氨鹪匪?贾?溃??饺账?疾桓姨幔?旁谀抢锶纹痉掀?顾?几芯蹩上В?袢毡徊幻髡嫦嗟那搴雍钐岢隼矗??且桓鼋?浯χ玫暮没?幔?慰鲂掭菀欢胺孔右?戎匦略竦匦藿ㄕ饷创笠欢胺孔涌梢?虻ザ嗔耍?ǚ训拇?凼?种?欢疾坏剑?谑犯?芄皇∠乱淮蟊是?福?げ恳材苌僖淮蠖崖榉常?馐钦鞯鞯墓そ澈托掏焦づ?家?僖淮蟀耄?慰鑫?搴雍罱馕б材芑竦靡恍┖酶校?蘸蟀焓乱卜奖愕亩啵

    秦始皇沉默许久之后脸色逐渐恢复平静,情绪放松下来微微点头说:“清河侯所请之事朕准了,就将??钡谋鹪盒掭葜?笤菔弊魑??饭莺褪榫值陌旃?鹧茫??苯?浇???晟搅侄蓟?槠涔芾恚?苑奖阈藿ㄅ涮坠萆幔?耸掠赡谑犯?凸げ看χ茫 

    “喏~”一群人行礼之后稀里哗啦坐了下去,胖乎乎的老头儿宰?和内史令齐宕还一起看了陈旭一眼,表示我们都已经顶过你的贴了,以后要对我们好点儿。

    (注一下:秦汉时期的一顷是五十亩,相当于现在的15公顷,二十顷差不多三百公顷,横竖1.7公里的范围,面积相当于一座小县城,这个面积其实已经非常大了,由此也可以看出来,秦始皇这个千古一帝也不是白叫的,雄才大略从不小气,而且他也大致可以猜到陈旭的意思,将百家门徒汇聚到一个远离城区的地方集中管理,那样闹事的可能性就小多了。)

    弄完这件事,朝堂之上先前沉默的气氛才被打破,然后三省六部的官员以及大夫公卿都陆续奏报一些事情,差不多一个时辰之后散朝。

    而这次的早朝自始至终李斯都未曾发言,看得出来还在极度的郁闷之中。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免注册), 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